英吉利教会史上集

作者:比德

简介:  本书以罗马天主教会在不列颠的布教为主要内容,记述自奥古斯丁(Augustin)受命来不列颠布教开始直到罗马天主教在各国相继取得胜利前后一百余年的历史。全书五卷,如金氏(J.E.King)所指出,主要是依据教会的重大事件来划分的。对于七国的政治史,叙述则较简单。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作者并未在意,只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少量消息。   基督教早在罗马不列颠时期传入,与当地的多神教并荐。罗马军团撤出以后,基督教在岛上逐渐销声匿迹,只在威尔士地区继续传播,后来传入爱尔兰。盎格鲁撒克逊人到来后,带来的是崇拜偶像的沃丁教。6世纪末教皇格雷戈里(Gregory I)在位时(590—604),罗马教会在扰攘不安的西欧已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大量的传教士被派到日耳曼各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教活动,并取得成就。596年格雷戈里派遣奥古斯丁赴不列颠传教,以后续有教士前往,传教取得进展。由于一些国王信仰不深,时常出现反复,教士往往被逐。幸赖此时教士信仰甚坚,不畏艰险,坚持传播,终于使各国君民皈依于罗马教皇的教座之下。在此期间,罗马教会的传教士不但要同沃丁等异教教派争夺,也要同由爱尔兰经苏格兰传回的原先流传于威尔士的基督教派竞争。比德的老师比斯克普属于罗马教会,比德在教会史中对这一派取得胜利的记载是不惜笔墨的。   书的第3卷第25章以“与来自苏格兰的那些人在复活节日期的问题上所进行的争论”为标题,以很长的篇幅记述了在英吉利宗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664年惠特比宗教会议。“来自苏格兰的”指信奉爱尔兰教派的教士。该教派在艾奥纳岛(Iona)上建立中心,称艾奥纳派,在诺森伯利亚颇有影响。这个教派主张清修,与世隔绝,不理睬罗马教皇诫令。辩论的对方则是遵信罗马教廷训令、隶属于坎特伯雷(Canterbury)大主教的教士。辩论的焦点表面上只是无关宏旨的复后节时间和削发式的争执,但实质上却是在教派信奉上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坎特伯雷派由于得到深受王后影响的诺森伯利亚国王的支持,获得辩论的胜利。此后罗马教会逐步扩大其在不列颠的组织,积极干预世俗事务,使英吉利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一员,对此后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奥古斯丁到来之前,不列颠并无主教管区的设置。在比德书中提到此时的主教管区达十七个。坎特伯雷已成为大主教教座所在地,约克(York)在众主教城市中也脱颖而出,就在比德修史搁笔的那一年,它也升格为大主教管区。长期存在于英国的主教管区制此时已初具规模。修道院的建立由采已久,书中更记述了许多新修道院的建立。这类有关教会组织创建的材料同样十分珍贵。   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位虔诚的修士在记述教会业绩的同时也记录了教士的丑闻。第3卷第7章提到一位被赶下台的主教用钱购买伦敦城(London)主教的职位。他在《给埃格伯特主教的信》中对于一些修道院的丑闻揭露得更是淋漓尽致(第12节)。作者指出:这些俗人送钱给国王,以创建修道院为借口为自己买下他们能够更加自由纵欲的地方。把土地变成世袭财产,谋取特许状,攫取土地或村庄,收客乌七八糟的人滥充修士,让妻子住在修道院,或者为并非修女的妻子另造修道院等等。看来教会的这些痼疾竟是与开创而俱来的。   《教会史》中政治方面材料不多,但对于七国并存局面仍能勾画一清晰轮廓。书中记载了5世纪中期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朱特人(Jutes)迁来岛上的分布和所建的国家。新来的部族受到岛上居民,包括不列颠人(Britons)、皮克特人(Picts)和苏格兰人(Scots)的强烈反抗。书中于此记载颇多,特别是德格沙斯坦(Degsastan)一役尤为详细。诺森伯利亚人在此役中击败苏格兰人之后便在岛上建立起霸权。对于不列颠人的英雄国王卡德瓦龙(Cadwallon)也有不少的记载。七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的战争连绵不断。书中记载了最初称霸的肯特国王埃塞尔伯特(Ethelbert,约560—616年在位)的“明智”统治。但更多记载的则是作者长期居住的诺森伯利亚。这个王国在6世纪末到7世纪末执掌霸权约一百年。爱德文国王(Edwin)在位时(617—633),国内安定,比德记下一个传说,“即使有一位妇女想抱着她新生的婴儿,从这一海边走到那一海边,走遍了全不列颠,她也不会遭到任何人伤害。”但进入7世纪后,麦西亚(Mercia)兴起,开始同诺森伯利亚争雄。比德详细地记述了633年的希思菲尔德(Heathfield)战役,诺森伯利亚王爱德文被麦西亚王彭达(Penda,626—655年在位)的军队杀死,全军覆没。655年的温沃伊德(Winwaed)战役中,诺森伯利亚国王奥斯维(Oswy,641—671年在位)又打败麦西亚并斩杀其王彭达。但在奥斯维死后,霸权终于转入麦西亚之手。   在这些不大的国家中,政府机构是十分简单的。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其人的贤愚强弱影响着国家的命运,而其宗教信仰也决定着臣民的皈依。在国王身边共商大计的是贤人会议,前面提及的埃塞尔伯特国王曾接受这一机构的建议,效法罗马人制定法令。书中提及国王的臣属,主要有贵族、顾问官、亲兵、侍从等。贵族被国王尊为“朋友”,地位较高。此时的亲兵似乎已不是过去专门随同国王作战的战士,而是一种供国王派遣的职务[本书第5卷第13章原文可译作“一个被安置在亲兵职位(Office)上的俗人。以其处理世俗事物的敏捷颇得国王赏识”,可以说明此时亲兵的身份。],这种简单的政权机构正表明了这是一些刚刚脱离部落联盟阶段,伴随征服和战争而形成的初始的封建国家。   比德无意记述此时不列颠的社会经济状况,但是书中吉光片用的材料依然传递了这一方面的信息。大土地占有现象业已出现,这是入侵和征服的结果。各国国王将土地封赠给从征的贵族、亲兵。诺森伯利亚国王奥斯维在击溃麦西亚国王军队之后,将住有五千户的麦西亚南部授予姻兄弟皮达(Peada,655—656年在位),而将住有七千户的北部交由自己的官员治理,可以视为征服以后分封的例证(第3卷第24章)。亲兵也拥有自己的庄园,第5卷第4章中的普奇(Puch)即是一例。书中关于教会获得地产的记载颇多。奥斯维在战胜彭达以后,献给修道院十二块小册封地,有住家一百二十户。圣波得修道院修建之初,从埃格弗里德国王(Egfrid,671—685年在位)处获得七十侮得土地。圣保罗修道院于切奥尔弗里德(Ceolfrid)院长在任时,共获得三十海得土地。威尔弗里德(Wilfrid)主教曾从埃塞尔沃尔奇国王(Ethelwalch,约660—686年在位)处接受八十七海得土地,后来又从阿尔奇弗里德国王(Alchfrid)手中获得四十户住家大小的土地。这些还只是来自赠赐,另外还出现了比德所谴责的“攫取土地或村庄”的现象。从这里,人们看到大土地占有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   比德在著述中也为此时不列颠的社会阶级结构勾画出一幅草图。国王及其臣属是不同规模的大土地占有者,构成统治阶级。这个阶级在继续扩充。比德在《给埃格伯特主教的信》中有一节指责正常等级制度被破坏,于是便有许多人自称修道院长、地方官员、国王亲兵或侍从。这表明陆续又有大量获得财势的人进入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作者无意记述被统治阶级的活动,但在书中也有时出现诸如主教的“人”、亲兵的“仆人”的字样,他们的身份可能即是奴隶。由于大批土地转入教俗领主之手,与土地同时转移的住家也不免归附于主人,成为依附农民。这个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处于这两大社会集团之间的自由农民,这一阶层在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以后曾经大量存在。随着封建化的进展,这一阶层的人数在逐渐减少。但是由自由农民结成的村社组织比较牢固,它对村民的自由起着保护作用。书中一再提及村庄里的晚宴,参加者都是些村民或在修道院里服务的下层人物。这反映了村民的生活还过得去,所以有时还可举行酒宴活动。然而这种好日子已经无多,就在比德《教会史》停笔以后不久,来自北欧的丹麦人(Danes)就开始了对不列颠的侵犯,以后更是每下愈况,到诺曼征服时绝大部分自由农民走向破产,进入了威兰(农奴)的队伍。   从这些材料中,人们可以朦胧地看到这一时期不列颠社会经济的变化,可以看到岛上一些早期封建国家的统治和斗争,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罗马教廷的振兴,业已适应于封建制度并为之服务的基督教在英吉利国家的积极活动。这部教会史为人们展示出一幅英国正在循着封建化道路行进的画卷。   关于比德的治史态度,人们对于他在临终前说的那段话“我决不愿意在我死后让我的子孙后代读到谎言”往往津津乐道,对于他在书的《前言》中表示的对待史料的严谨态度也是备加称许,因之对于书的大部分内容是许为信史的。但是作为中世纪早期的虔诚修士,是无法超脱其宗教世界观的。他接受了当时盛行的圣徒显灵、救灾、医病等“神迹”的传说,并且纳入书中,使得这部巨著玉石混杂,泥沙俱下。金氏在英译本序言中的开脱之词,并不能取信于今天的读者。这些瑕疵在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史书中(例如[法兰克]格雷戈里(Gregory Saint)的《法兰克人史》)也出现过,这正是作者们所受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致。抛开这些迷信内容,这部教会史所记述的教会活动和所收集的教皇信札、宗教会议记实等文献,仍然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人们在阅读比德此书时,往往在脑中泛起这位学者的老年身影。他在垂暮之年为给后人留下一部信史而奋力撰述,直到生命的末刻。而这部教会史却成为他毕生耕耘所获得的永存的硕果。自从盎格鲁撒克逊人迁入以后,不列颠几乎没有留下历史记载。在比德之前曾有吉尔达斯(Gildas,约516—570)撰写的《哀诉不列颠的毁灭》,但内容只是对入侵的控诉,缺乏具体人物和时间,不被认作一部严肃的历史。比德的《教会史》成为5世纪中期到731年这段时间唯一的记录,为英国保存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这部史书长期以来被视为英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早在阿尔弗雷德大王时(Alfred,871—899年在位)已被译成古英语,成为英国人的读物。后世的史家对本书继续进行考订、注释和翻译成现代英语的工作,并陆续出版了多种版本。   比德长期以来受到英人的尊敬,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英国老一辈的史学大师格林评价比德时说:“作为英国学者的第一位、英国神学家的第一位和英国历史家的第一位,正是在这位贾罗修士的身上,英国的学问赖以植根。”美国著名的史学史专家T.W.汤普森评价这部书时说:“在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写作技巧方面,在所有中世纪早期文献中,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可以比得上它。这是蛮族时期写出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可以认为,其人其书都是当之无愧的。

耶稣会士

作者:佚名

简介:代序的几句心腹话  十数年前我在高小读书时,对于耶稣会有一种恶感,与窗友言谈时也多次提及。后经神父介绍耶稣会真相,这才隔膜洞穿了。同时也晓得以前的恶感是由于种种误会,不知内容发生的。我为补偿耶稣会并窗友们因我的言论所受的害处。又为感谢神父教导的恩情,特此译出这本书来,好使现在的公教青年,对于耶稣会的真相,略略认识一些。 本书原是狄神父Jean Dissard 的法文著作,专为使法国青年认识耶稣会写的,刊印于一九二九年七月底。上面先把耶稣会的精神粗枝大叶地叙个梗概,然后陈列几位会士的生活当作模范,务使实际与理论两相对照,不但内容可观,连在文艺上也有很大的价值。我为使这译本适合中华青年的心理,除掉译意外还下了一番删改补充的工夫。 为使读者晓得耶稣会是宗座的忠臣爱子,不是教宗的仇人,所以用了许多话,来陈述耶稣会对于宗座的服从精神,并历代教宗对于耶稣会的情感,颁发给耶稣会的上谕,赏赐给耶稣会的特恩异能…… 「中华耶稣会士」一章是斐化行Henri Bernard神父的著作,特此声明致谢。                敬爱青年的译者 徐保和                        一九三五,九,二。

中国教会史

作者:宗可光神父

简介:本稿由宗可光神父讲授,田炜帅整理 章节安排有所改动 2002年6月29日(圣伯多禄与圣保禄庆节) 几个不同版本的文件在最后一章提供下载

希伯来民族史

作者:许鼎新

简介:希伯来民族史

在中國耕耘(刚恒毅)

作者:刚恒毅

简介:在中國耕耘(刚恒毅)

天主教会史纲

作者:佚名

简介:天主教会史纲

西方教会史

作者:宗可光神父

简介:本文根据宗可光神父的讲义整理打印 2003年1月6日主显节

早期基督教素食观

作者:张晓卫

简介:基督教源于犹太教,早期的基督教在世人眼中更多地被认为是犹太教的一支。犹太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独特的饮食观。从《圣经•旧约》中可以看到上帝最初为人类安排的饮食是完全素食(素食食品)的。《圣经•旧约》中所描述的伊甸园是一幅人类与万物和谐、和平共处的场景。犹太教饮食律法的制定是出于对犹太教徒身体和灵魂的保护,避免他们接触不洁的食物,以保持上帝信仰者的圣洁,从而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饮食禁忌。关于饮食对于人身体和灵魂的重要性,在犹太教经典中有着详细、充分的论述。其中尤其强调了圣洁的饮食对于人灵性发展的重要性。 后来由于人类的堕落、犯罪,地球上逐渐有了杀生、流血的暴行。而这些暴力行为一直受到上帝的谴责,《圣经•旧约》中反复地强调这一点。犹太教的先知们在不同的时代都在不厌其烦地教导犹太人要停止罪恶暴力的行为、忏悔改过,用真诚、善良、和平的行为来求得上帝的宽恕。这也是犹太教重要的宗教仪式——献祭所要达到的目的。犹太教的先知们认为各种各样的繁琐的献祭仪式并不能除去心灵的罪恶,也不能赢得上帝的欢心。犹太教拥有悠久的慈悲对待动物的传统,这一点在犹太教最伟大的先知摩西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犹太教对于动物的慈悲,还表现在饲养、放牧、宰杀动物的整个过程中。 早期基督徒恪守不杀生的戒律,坚决反对犹太教繁琐的祭祀仪式和动物祭祀,代之以简单、非暴力、素食的生活方式,禁戒一切的酒和肉。对于早期的基督徒来讲,酒是绝对不可以喝的,除非是用酒治病。《圣经》中还多次谈到饮酒的危害,告诫信徒不要饮酒,甚至不允许信徒与好饮酒、好吃肉的人往来。这样的饮食方式不仅体现在耶稣基督及其门徒身上,也可以从早期基督教教父和修道者身上看到。而且从近代考古发现的大量的古代基督教文献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犹太教具有久远的斋戒传统,早期基督教继承了这一传统,非常重视斋戒。古代的犹太人在面临重大决定或灾难的时候,常常聚集在一起斋戒祈祷,祈求上帝的指示与保护。斋戒的目的是要使信仰者变得慈悲仁爱、怜悯他人、爱人如己、扶危济困。徒有其表的斋戒并不会得到上帝的喜悦。斋戒对于早期基督徒来讲是非常平常自然的事,是他们日常修行生活的一部分。 非暴力、不杀生的思想源于印度,在印度兴起的各大宗教中都可以看到非暴力、不杀生观念的影响。同时它也是基督教《圣经》所要传达的一个主要信息,是早期基督教教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体现在早期基督教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早期基督徒用他们坚定不移的行动实践了这一理念。从非暴力思想到素食主义仅仅一步之遥,素食可以说是非暴力思想在饮食生活中的运用。 由于早期基督教非暴力、不杀生的教理在后世教会中被逐步的边缘化,中世纪以来亚里斯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等人的观点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对待动物的主流观点。把动物视为不具理性、不具道德地位、上帝创造供人管辖、任人宰割的低等存在物。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的想法,加上后来笛卡尔所倡动物只是“无感觉的机械”之观念,长久以來支配着西方世界,使人类剝削动物的行为合理化。 20世纪以来西方兴起“人类对待动物”的道德反省潮流,动物权利与保护运动蓬勃发展,以亚氏、奥氏、阿氏为代表的基督教传统观点受到了批评和质疑。彼德•辛格的《动物解放》是西方思想界对于基督教在对待动物问题上的批评,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尊重动物权利,放弃虐待动物的种种暴行及实行素食的必要性;而安德鲁•林基的《动物神学》则是西方基督教神学界内部对于基督教传统在对待动物问题上的反思。林基教授的观点可以说是对早期基督教非暴力、不杀生及素食的生活方式的神学解释,也可以看作是对早期基督教真实教义的回归。如果早期基督教非暴力、素食的饮食观能够得到当今基督教信徒的遵守,这对于动物权利运动(运动食品)的发展、对于构造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世界、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长久和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英吉利教会史下集

作者:比德

简介: 人们在阅读比德此书时,往往在脑中泛起这位学者的老年身影。他在垂暮之年为给后人留下一部信史而奋力撰述,直到生命的末刻。而这部教会史却成为他毕生耕耘所获得的永存的硕果。自从盎格鲁撒克逊人迁入以后,不列颠几乎没有留下历史记载。在比德之前曾有吉尔达斯(Gildas,约516—570)撰写的《哀诉不列颠的毁灭》,但内容只是对入侵的控诉,缺乏具体人物和时间,不被认作一部严肃的历史。比德的《教会史》成为5世纪中期到731年这段时间唯一的记录,为英国保存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这部史书长期以来被视为英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早在阿尔弗雷德大王时(Alfred,871—899年在位)已被译成古英语,成为英国人的读物。后世的史家对本书继续进行考订、注释和翻译成现代英语的工作,并陆续出版了多种版本。   比德长期以来受到英人的尊敬,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英国老一辈的史学大师格林评价比德时说:“作为英国学者的第一位、英国神学家的第一位和英国历史家的第一位,正是在这位贾罗修士的身上,英国的学问赖以植根。”美国著名的史学史专家T.W.汤普森评价这部书时说:“在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写作技巧方面,在所有中世纪早期文献中,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可以比得上它。这是蛮族时期写出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可以认为,其人其书都是当之无愧的。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