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本小说 首页

入门之德

作者:圣方济各沙雷

简介:亲爱的读者,但愿你一秉成圣之心,善意地读此序言。 话说,李赛娜原是一位插花女郎,对于插花术非常精巧,能用一样花朵编成千百花球,画家包塞亚知此事,于心不甘,颇想和她一较长短,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所绘成的花样,绝没有李塞娜插成的那么推陈出新,于是他只好穷叹技不如人。同样,圣神所训诲启迪的虔诚之道,或因天主之仆而口述,或因教会作家而笔传,所传的圣道,固然毫无差异,可是,口才不同,笔锋各异,口述和笔传的格调,也就因人各殊了,至于我呢,在本书所写的,既不能标新立异,也不能独出心裁,更不必超越前贤,换句话说,我所贡献于读者面前的,仍旧是同样的花,可是,我所编织的花球,却与前贤们大异其趣,此无它,编装的手法不同而已。 一般指导虔诚之士,心中多半有个想法,以为受指导的人,理当远离尘世,或者在其日常生活事务中,理当有个脱尘绝俗之念。我的意见却不同,我愿教导的是在俗大众,他们可能住在城市,又可能住地家里,也可能住在宫中。就表面看,他们衣有锦銹,食有梁肉,住有高楼,度的是世俗生活,多次,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根本不敢幻想,自己还能度一个虔诚生活。他们忖想,赖蛤蟆休想吃天鹅肉,世俗之子何能处在世俗中,而想一度虔诚生活呢?我说,你岂不曾听人说过,珍珠母住在海里,却未饮海水,在塞罗多林岛附近的海中,居然迸出了甜美的清泉,有叫着海盗的飞燕,掠过熊熊大火,却不会烧焦它的羽毛,同样,一个有毅力,有恒心的人,也能住在肮脏的世俗之中,而不受世俗的污染,也能在苦海里面,寻得甘饴的清泉,更能在情欲的烈火之下,保持心灵的纯洁,而不致烧毁自己虔诚生活的翅膀。诚然,这并非一个容易的课题,我希望大家,要付出更多更大的热诚,因此, 我就不揣简陋,撰写这部拙著,以期待那些心胸豁达,而向往虔诚生活者,有所助益。 本书的出版,并非完全由于我的自愿,先是,有一位品德不凡的仕女,她因获得天主圣光的启迪,立志度虔诚的生活,因而要求我从旁协助,我呢,从几方面讲,都有责无旁贷之感,何况很久以来我已发现她努力上进,志在非儿完不可,因此我认为孺子可教,便欣然答允不时加以指点。凡是适于她的生活环境,而又应当实践的事理,我都陆续写成笔记,交她不时阅读。以期作她修德进业之一助。后来,她将这些手稿,送给一位博学多闻,热心事主的会土阅览。他即浏览一番,认为这些拙文,大有益于世道人心,人们读后,势必获益一浅,因此,他极力怂恿我将它出版。这位会土,素为我所钦佩,他的友谊,对我影响很大,他的判断,常与我不谋而合,为此,我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现在,我已校正了一遍,当删除的已经删除,当增的已经增入,但愿这个校订本,较前更为精当有益,更易为人们接受。可是,由于公务在身,时不予我,你在本书所找到的,绝没有什么完整的高论,只不过是一些诚恳的劝告,而且都是用浅近的文字写出,至少这是我立意要做到的。至于说,言词是否优美,我以为那是雕虫小技,非但不足一道,而且根本未曾想及,啊,值得我想念的事,还多着呢! 我之所以将此书写给‘费乐天’原有一种寓意存在。从前,我仅仅给一个人写了,现在,我愿以相同的劝告,供给更多的乐天之士,原来‘费乐天’三字,就是费心费力,乐乎天命之谓呀! 准此,在本书内,常出现一个乐天之灵,她即切愿度个虔诚的生活,便不时流露对天主的圣爱。于是,我将本书分成五卷,在第一卷内,我提供一些计划和体验想藉此将费乐天的成圣愿望,变作成圣的决定,(此一决定,是她在办了总告解之后,才痛下决心完成的)。在形式上,她先之民隆重的宣誓,继之以诚恳的领主,此时此地,她将自己完全交给救主,让自己进入天主圣爱之中。此事既毕,我便领她继续前进,给她指示方法,如何与天主结合的更亲更密,所用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善领圣事,因此,天主降临我们中间;其二是热心祈祷,因此,我们得以更其亲近天主,这便是第二卷的内容。在第三卷内,我指示她一些当修圣德,除非另有指示,或另有发现,否则绝不可轻意停止前进。在第四卷内,我教她知道仇敌利用各种陷阱的诱惑,并且教她如何前进。最后,在第五内,我请她稍息片刻,退而作一检讨,养养神,定定心,以期恢复勇气,增强体力,然后朝向那虔诚生活之路,再继续努力前进。 当今之世,反覆无常,我仿佛已经清楚在见到,有许多人曾这样说,个别指导人走向虔诚之道,只是属于修会人员以及热心之士,或者又说,此事颇费工夫,一个日理万机的主教,何能为此浪费时间,或者更说,此事容易令人分心,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可做,何必一定要这些?亲爱的读者,我要和圣达尼斯同时答道:引导人灵走向成全之路,正是我们主教的本分,因为主教的地位,在人群中至为高超,正如赛拉芬之于普世一般,所以主教抽闲指导人灵,绝不是浪费光阴,而正是善用时间,古时,的主教们和教父们,也是日理万机,他们的勤劳,绝不少于我们,可是,证之他们的书藉,也都个别地指导过求助于他们的人,他们可谓效法了宗徒,在那举世丰收的日子,以特别畅快的心情,从无数谷穗中撷取了一些茁壮的。谁不知道,弟茂德、提多、斐立孟、敖内息摩、圣蒂克拉,以及阿比亚等人,都是圣保禄的有宠儿女,谁不知道,圣玛尔谷和圣女伯尔連两人,也是圣伯多禄的掌上明珠?我还同意巴罗留和贾内略的说法,圣伯多连并非圣伯多禄的亲生女儿,而是他的超性宁馨。此外,耶稣的爱徒若望,不是也曾给一位 名叫艾利达的热心太太,写过一封信吗? 我也承认,予人以个别指导,是一件幸苦的事,可是,它却给人带来安慰,这就好比勤劳的农夫,正当  之秋,虽然手忙脚乩,肩痛腿酸,仍旧觉得心旷神怡,又如从阿拉伯的快活谷中,远出那芬芳的醉人的肉桂。虽然要赿过那荒凉的沙漠,也感到香气扑鼻,力量倍增。据说,猎人入了虎穴,得了虎子,不可整窠带走,必当在路上留它一个,一旦虎娘见了,就不管虎子的大小轻重,马上拖回来。此无他,本性之爱,已减轻了她的负荷,谁若心存慈父之爱,见到一个有志成圣的灵魂,还会嫌她太重,让其徘徊道旁,而不肯如慈母般在搂她怀中吗?不过,要能作到这步,必须具备慈父之爱,回忆宗徒们称呼自己的门徒,不仅叫他们‘孩儿’,甚至更亲切在叫他们‘小孩儿’,这真是一个动人的例子。 亲爱的读者,我写了这本“入德之门”,并不是表示我自己很虔诚,不过,我并非没有虔诚的愿望,而且我很坦白地说:就是凭着这个愿望,我才大胆地指导你。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说过,自己勤学,是求学的好方法,从良师而学,则是更好的方法;因教而学,则是求学最好的方法,这就叫作“教学相长”。圣奥斯定给他心爱的佛洛菱写信说:“给人施恩的职责,竟变成了自己受惠的酬劳。这种经历,我有过不只一次了。”因此,我也要说:教导人的职责,也变成了学习的基础。 话说,亚力山爱上了甘白斯小姐之后,便邀请并世无双的大画家亚贝肋替她画像。亚贝肋在画像的时候,自然聚精会神地凝视她,久而久之,在他心版上也深刻地印上了甘白斯贝的美影,而这美影遂令他神魂颠倒,迷恋不已。亚力山得知此事,心中颇为感动,竟而放弃了前情,让甘白斯贝和那位迷恋的画家结婚。为亚力山写传,的卜利留批评道:“亚力山在这件事上所表现的阔大心胸,绝不是他身经百战的胜利可与伦比”。读者诸君,我因此而心有所感:既然我已忝为主教,照天主的圣意讲,我也当在别人的心版上绘出圣德的肖像,不但绘出普通圣德的面貌,而且要绘出虔诚之德的玉容,这才是天主最喜爱的,这才是他乐意接受的。我之所以这样作,一则是服从天主的命令,二则是勉尽自己的职责。我且殷切地希望,当我在人心版上刻画圣德肖像的时候,我自己的心,也会迷恋着那圣德的丽容。如果天主察觉了我这番热爱虔诚生活的痴情,也会让我跟他虔诚生活永结良缘,而且从他手中获得了金耳环和金臂环。因此,我了期望着,托赖天主无限的良善,在我引领他的羊群畅饮虔诚清泉之时,也能得到他的垂青,把我的灵魂收作他的爱人,在我的耳畔,垂起他圣爱的金科玉律,在我的臂间,绕满那实践他金科玉律的神力,俾能作出许多善功,在我虔诚生活中得以登峰造极。我且谦诚地祝祷,不仅我自己能够如愿以偿,而且,教会的众子女也得如愿以偿。谨将我的著作、我的言行、我的愿望、以及我的思想,完全呈献于教会之前,永远服膺她的裁度。

爱的礼物-宽恕

作者:Lucy Fuchs

简介:Lucy Fuchs 博士 著 田  毓  英 译 本书简介 「宽恕」是天父给人最美丽的一份「爱的礼物」,祂不仅宽恕人,也教导人彼此宽恕。内文由宽恕的本质,导入到其相关的情绪与治愈。也具体入微地例举出我们「常该作的十件事」和「永远不要作的十件事」。见解精辟,行文流畅。 FORGIVENESS ……God’s Gift of Love by Lucy Fuchs,Ph.D. translated by Teresa Tien © Copyright 1990 by the Society of St.Paul 2187 Victory Blvd.,Staten Island, New York 10314,U.S.A. Chinese copyright:1996 Wisdom Press Taipei,Taiwan 献给 BETTY DeANFELIS 及在Nativity Parish Brandon,Florida 所有关怀我的人。 宽恕是: 来自天主爱的礼物, 带给人彼此的释放和自由, 让人产生平安、生命和复活, 使人与天主更接近。 爱的礼物 作 者:Lucy Fuchs 译 者:田毓英 准印者:狄刚总主教 发行者:劳伦德 出版社:上智出版社 登记证:局版台业字第0099号 一九九六年七月 初版 ISBN 957-9422-11-7

圣召心理与恩宠.

作者:马能谛

简介:马能谛著 胡安德译 Alessandro Manenti Translated by Andrew Hu VOCAZIONE PSICOLOGIA E GRAZIA Copyright by: EDB Editoriale Dehoniano Bologna Printed by:Wisdom Press 21,Chung Hsiao W.Rd.,Sec.1,Taipei,Taiwan 圣召 心理与恩宠 作 者:马能谛 译 者:胡安德 准印者:王愈荣主教 发行者:上智出版社 出版者:上智出版社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21号 承印者:天主教方济会佳播印刷 一个心理学家,希望培植和整合有圣召的候选者,常走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上:一面注意人性的成熟,另一方面也促使圣召成长。他的目标是想建立一条直接的通道,把福音与生活,祈祷与行动,双方连接起来。 ——马能谛— 本书在引起读者, 对于我们献身事主者的态度, 作一批判的思考; 其次也提供一个指示, 怎样培植献身事主的圣名, 务使有圣召的人, 一方面忠事天主, 同时也忠事人。 Printed with kind Permission reom”Centro Editoriale Dehoniano”Bologna

灵心小史

作者:马相伯

简介:再版前言 有人说圣女把自己幽闭在高墙深院内是遁世,与世无补;有人说圣女在修院的圣地内一定是灵魂肉躯都风调雨顺,安 乐有加。那么,我们请他阅读圣女自写的心史:这心史是圣女在心火照亮下,用心血写就的。君不知"圣女感化世人之心是用重价换来的,苦难多多,苦架重重! " 圣女谢世至今已一个世纪,她的心史对今日世界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读者若是阅完本书后闭目凝思;贯穿本书并经常跳跃在我们心目中的无非是一个"爱"字,洋溢在本书字里行间的如川奔腾的情感仍是一个"爱"字一一"我的使命己找到了,我的圣召一一热诚爱人而已。'而基督传于我们的真理之所以二千年来面对种种挑战能立于不败之地,其原因也无非是一个"爱"字,因为基督的真理是宣扬爱的真理, 基督的科学是研究爱的科学:天主怎样先爱了我们,并要我们爱别人一如他爱我们……我们敬慕圣女,纪念圣女,是要学她把自己看作天主的小孩儿,小耶稣手中的小球儿,天主花园中的小白花,凡事从"小"做起,一举一动,一思一念完全依赖天主,全心信任天主:我们要像她一样祈求天主, 让我们有勇气、有毅力谦谦逊逊地爱天主,喜喜欢欢地爱别人,这也是我们基督徒如何参与社会,如何融入社会的最好 方法。 这本自传在我国共有三种译本,我们选择马相伯先生的 译本一来是为表示对先辈爱主、爱国、爱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的仰止之情,二来是马老简洁传神,生动流畅的译笔早已为我国广大神职、教友所熟识和喜爱。为了使青年一代读者便于阅读,我们重新整理了标点符号,参照张秀亚女士的译本改去了若干难懂的字、语,并对原文误排的地方作了校勘。 谬误不足之处,尚祈各位热心的读者惠赐指正。 导 言 '小德肋撤,法国里修圣衣院修女,生于一八七三年一月二日子夜十一时,卒于一八九七年九月三十日晚七时许。卒后圣迹甚多。越廿四年教宗本笃第十五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十四日立为可敬者。庇护第十一继于一九二三年四月廿九日立为真福者,越二年,五月十七日列入圣品,距卒后才廿八年。 计列圣品之早,近世无过圣女者矣。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 日又被列为普天下传教总主保,礼与方济各沙勿略大圣同。 "心史"非它,是圣女奉院长命自诉其心曲而笔之于书者也。孰知所诉不啻自写其圣传。他圣之传,皆别人传之, 故只能传其事迹,独圣女之传,圣女自写之,故兼能传其心迹。其有益于诵法,实为诸圣传中得未曾有。 教宗用古经称圣女"以短短期,装足多多时。"且亟称其父母之贤: “教育圣女,年方二龄即心向明德之馨,爱顺耶稣圣婴而不敢略有违拂。今世风日下,家庭与家教,几摧陷之, 窃愿,读圣女自传者,必愿悉知其贤父母焉。" 圣女祖父姓玛尔定,生于一七七七年四月十六日,洗名 伯多禄。自幼从军,以大尉衔驻兵南部波尔多港,年老退休 亚冷松。幼经法国革命而事主必虔,训1\子以正。慈善事业每 热心从事。一八六五年六月廿五日备领圣事而终,享年八十 有八。 父,圣名路易,亚冷松(注1)人,生于其父任职期内的波尔多港,时一八二三年八月甘二日。一八四三年九月策杖独 登圣伯尔纳千等雪峰,赴圣奥斯定之隐修院,且行且思。他自本国本乡起程,需经东南隅之瑞士国,航车时有时无,无 则无它物代步。他之所以叩隐修院门,非为借宿,非为欣赏 千年雪景,为则为终身大事:隐修。院长既见他的丰彩仪表, 复聆他的家世及怀抱,固己深深器重,但格于院规:非精习 拉丁文学不能,再三安慰遣发,允其卒业复来,必欢迎也。 路易不得己辞归,归路中可想见其我我如失矣。逾数年,同省有盖林氏之女,圣名才理,亦皆母往投仁爱会。会长一见即告以此地非你圣召之地。才理败兴而返,求主说: "我既不能如我姊献身修道,倘承主旨应出嫁时,愿主恩赐多多子女, 一一献身吾主。”谁知冥冥中天主早允她求而作合。遂因邻里 之周旋得与路易在亚冷松母后堂行婚礼。时一八五八年七月 十三日。婚配之夕,据日记载,路易时年卅五,对新娘道: 愿以兄妹以终身。如此数月之久,后始赞同新妇意,亦愿多子以献上主。路易之举真无愧小多傅亚向天主之言: "吾天主 尔全知,吾在世而娶妇者,唯一志愿,使于后世称颂主名于世世。" (注2) 于是新多傅亚与贤妻撤辣连生九子,一一献于童贞后, 故其名一,玛利亚路易士:二,玛利亚宝里纳;三,玛利亚 莱奥尼。,玛利亚赫勒纳,四岁半亡。夫妇两人一心愿得 一传教士,于是虔求大圣若瑟,果得一男。因之起名玛利亚 若瑟,两人之喜可知矣。谁知小若瑟只暂现身于其母,不五 月而往天乡乎。两人复加倍热心,一再诵九日敬礼,求赐生 一传教修士。新若瑟果然相继而生也。然古经有言: "上主之 思想,不似人之思想:上主之道路,不同人之道路。"玛利亚 若瑟若翰保弟斯大居此涕泣之谷,只较其兄多四个月而已。 贤夫妇抱怨吗?不!心灰吗?不!于是又生第七:玛利亚赛 里纳:第八,玛利亚默拉尼德肋撤。奈何仅三月即随其第四、五、六兄姊于天上。而今而后,夫妇不求再生传教士,不求 继生第九子乎?但九品天神之上,至爱天神也,第九子亦至 爱天神也,但见他俩每晨双双跪在祭台之前恭与弥撒、恭领 圣体。圣教大小斋期无不恪守。罢工之日不但谨慎遵行,凡 堂中功课从不敢缺。所谓休息,即诵阅圣经圣传及与圣教有 关之文。念经祈祷,全家必虔敬公诵。一切均如当年守卫海 滨之乡将军遗风。想当年老将军朗诵天主经时,无人能无动 于衷。 有动于中,必形于外。两人之乐善好施,自不待言。每 年献出赢余作传教之费、救济之用的为数甚多,而且喜爱亲 手服侍武病。有一次遇见一工匠肩负工具醉倒于街市,路易先生见了就代他负起工具,扶起同行,边走边劝送至其家。 二如撤玛利业善人的行为而不顾旁观者议论与否。 纵有人讪毁天主圣名,只要路易先生发一言,就不敢再 放肆了。无论同行的是什么人,道经圣堂必致敬礼。路遇司 锋,不问知与不知必行礼如仪,俗人见以为怪,先生则无心 计较。路易先生轶事甚多,更举一例:一日于车站见一精神 病患者无钱回乡,腹中又饥馁。先生取帽先投入数元,为之 代募。于是银元纷纷如雨下,病者感激,泪如雨下。 有德如此,天主之恩福随之。路易经营钟表业,设珠宝 店于亚冷松新桥街,夫人专制花边出售,售户日多不及应付。 适夫人之父病故,遗有圣白来士街房产,路易即以珠宝店让 于侄辈,一八七一年与夫人迁居该处专门经营花边业。花边 厂内宅,即本书主角,所谓至爱天神,自名白色野花诞生之 地。一月二日夜晚圣女生时,诸长女因年假秩家,路易先生 轻步报告喜讯: "孩子们,又添一妹了。"圣女受洗时,长姊 玛丽亚为代母,圣名预先定为玛丽亚方济各德肋撤。小白花枝嫩病多,寄乡间乳之,体渐旺。四岁半,母逝,不独圣女之悲,全家之悲也。路易遂决心迂里修,近舅父盖林先生处。 日后盖林舅作比喻曰:天主指给你一老树,树上结五个果子,佳妙绝伦,命你移在你园中。你谨守如命,一一守其 成熟,成熟时耶稣圣婴顾而乐之,宛如逃往厄日多时,相传 道经一果树,老树欣然俯身落其果于圣婴手中。今你也如此, 圣婴五顾老树,老树欣然五落其果,不悲鸣,不哀怨。路易 君于教育诸孤,不惜迁徙之费,于玉成圣女,不惜跋涉之匀。 教宗于立品之谕中一再褒扬之。 他圣之圣尚可日非我所能师法,圣女之圣在仿效妾孩。 教宗本笃十五称颂圣女仿效婴孩: t,婴孩们走也不会走,话也 不会讲,有大些的同伴想欺他,吓他,或驴、马、狗等来惹 他,他往何处躲?往何处逃?不逃近娘身,躲入娘怀么?惊魂既定,他旦回看那欺他的、吓他的,意谓而今而后我有娘 爱护,到东到西都不怕。须知仿效婴孩圣女也该如此,一味 靠托天主,由天主抱东即东,抱西即西,百泰平安,百无禁 忌。且婴孩圣女之性质,就消极一面论,她绝不敢依仗自己 能力,绝不敢借用世上方法包办天上工程,绝不敢于诱惑之 时、危险之际自作聪明、自作主张。若就积极一面论,她1Y.\ 坚心相信天主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故随时随地崇拜天主全 能,钦仰天玉仁慈。世上千变万化无一不由天主全智安排停 妥,备有种种神恩:要趋善避恶也可,要趋吉避凶也可。所 以婴孩圣女随遇而安,无往不利,其妙用有如此矣。" 有某会长道: "我等自以为超性学士,非超性高深道理不 讲。无如教友们都没功夫听,暗向讲道人说: '请给我们有饭 吃,孩子有衣穿,然后再来听长篇大道吧。不然,不如给我 们几句要紧格言,容易懂,容易记,又容易遵守,这样不更 好吗? '天主也似乎俯允他们,抱婴孩德肋撒在宗徒中,这 婴孩便讲起极真实、极浅近、极开发人心的道理来。超性学 士非但无可批评,也随}I顶着教训II百姓。近世人心多疑忌,圣 女只知信赖:人心多麻木,圣女只念恩情,人心多傲慢:圣 女只重谦和。圣女曾说: "我愿天下人同我一样爱天主,同我 一样走小婴孩小道路。" 圣女自传,分十二章。一至八章呈二姊宝里纳,一八九 五年为院长时谕令所写。九章、十章则呈玛丽亚公撤格姆姆, 一八九七年复任院长时奉命所写。十一章写予长姊玛丽亚主 心姆姆,自言她以爱还爱之深情。十二章则同院借圣女自传 补叙至临终时。 (注一)亚冷松位于巴黎偏北约二百公里处。 (注二)见旧约《多傅亚传》,撤辣为小多傅亚之妻。引号中的祷文即婚事祝文中所说的夫妇协同敬主。

再寻圣本笃

作者:热罗尼莫神父

简介:写给巴特利爵,奥利维埃神父 “我们或者是纯粹的金属, 或者什么都不是。” 爱•波西戈利。 “为了使剑再恢复锋利, 应该让军队中的佼佼者复兴 适合于他的情况和身份的本位哲学。” 夏尔•戴•高乐

跟随羔羊

作者:费道明神父

简介:《跟随羔羊》 SUivre l’Agneau 费道明神父 Marie-Dominique PHlLlPPEO.P 圣若望修会 上 册 羔羊无论到哪里去 他们常随著羔羊 一默14:46 单枢机序 『祈祷总能将永恒,美妙地化为时间的范畴,将恒的智慧化为人类知识、感觉、理解的范畴,将永的爱化为人心的范畴。』 若望保禄二世《受人反对的目标》173号『在祈祷的静默中,与天主的接触於焉开始。』 《教导》V.3,1138-40 若望修会请我为他们的会祖费道明神父所著的《跟随羔羊》一书作序,掀开书页,细读篇章,发现全书充著爱与理智的光辉,『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让我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我们在光和爱与那至高无上者结合。我感觉在现代不断变化、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书中所流露的深挚、爱慕之情,将同旷野里洗者若翰的呼声,为我们指出一条康庄光明的大道,『看,天主的羔羊』,进而导入通往天父及圣爱的途径。『因为人的存在是「导向天主]的,它时也是[属於天主的层次凸」』。 一若望保禄二世《受人反对的目标》154号教会内历代都有关於祈祷、灵修、神学、道理方面的书籍,也可说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但其中精美之处乃是天主圣神的杰作。圣神於每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启迪并邀请我们进入天主奥迹的深处。本书作者圣若望修会的创立人费道明神父,是在避静的背景中以若望福音为依据,用清晰的条理概念逐步阐明若望 福音的美妙顺序,并且总是按同样的循环:羔羊的奥迹,新郎的奥迹,子的奥迹。若望福音的序言及羔羊被刺透的圣心是本书的两大主干,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序言的宏观立即揭开了天主内在的深密奥迹,『在起初已有圣言』,并启迪、照亮了创世纪的前十一章的内涵。全部启示的高峰即在於十字架,藉著基督『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圣心的圣伤,救赎大业才告完成。本书提供了如鹰眼般的视野,乌瞰整部若望福音和基督奥迹,使人一目了然、重点在握。同时费道明神父本著对童贞圣母的孺慕和孝爱之情,鼓励我们效法圣母圣心的芳表,成为一块“好地”,接受天主的话,并将之默存于心,以无人能出其右的信德伫立於十字架下。再加上爱徒若望,十字架的证人,亦是圣神的巧妙工具。此三者形成了本书内容的金三角,仿佛映射著作者对每位基督徒的强烈邀请:经由此金三角,进入至圣圣三的奥秘。 我台湾教会目前正处於传教方式的转型期,『新世纪、新福传』在各教区、各堂区紧锣密鼓地展开,由於神父、教友们的通力合作,已露出成功的曙光。细读本书,觉得有两点深得我心,其一是『跟随羔,无论祂到那里』,其二乃是『被宰杀的羔羊』之十字架的胜利。此如双壁合——南针在手,跟随羔羊不虞迷途。我投身牧职多年,期冀福传工作日有进展,教友日进於德。本书的译文相当简朴详实,自然无华,旨在能使读者清晰易明。故此我相信藉本书的内容,将提供给主内的弟兄姊妹们一同反省我们基督徒生命的本质,以及在祈祷生活中,朝拜和默祷是如何地与我们的永恒生命息息相关。书中关於跟随羔羊之路的析精入微,读者如能心领神会,将更可感到生活的天主处处临在。祂断非远不可及,而是和我们同在的『厄玛奴耳』;祂是我们唯——的『元始和终末』。 作者热烈地邀请每位基督徒对自己的生命提出疑问,为能投入心灵及理智来跟随羔羊。本书也将——系列地阐述若望福音,此册仅为整套书的上册。『跟随羔羊,无论祂到那里』是作者一生灵修的心得和写照。我於此特志数语以与费神父共勉。我们拭目以待在不久的将来能与续集中译本相会,再飨灵心。预祝此书能使读者获益,并得到读者的共鸣。 单国玺序高雄牧庐 2002年8月15日 圣母升天节

一朵小白花(小德兰回忆录)

作者:小德兰

简介:法国近代的一位圣女德兰所写的自传,是一部优美的好书,也是一本奇书。圣女在世间不过停留了短短的二十四年,而她的高深修养,嘉言懿行,却有如一朵永恒的百合,留下了久不消失的芳香。她的这部自传,在我国的第一个译本是出於大儒马相伯先生的手笔,译名为[灵心小史」,後又有名作家稣雪林先生的译本,译名为「一朵小白花」。马先生的译本,确如苏先生所说:劲健生动,妙趣横生,善能曲傅原著的丰神,而文言白话揉杂,是其唯一的缺点。故於卅八年,香港真理学会又托苏先生译出,苏先生的译文空灵鲜活,朗润如珠,堪称媲美原作。所以前年光启出版社的负责人要我试译时,我始终犹豫,不敢应命。我的理由是:我自知修养不够,既有两位大家的精彩妙译,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後来,该社的神父们向我说:此次所根据的是圣女自传的新版本,与以前的版本不大相同,旧版本是经圣女的姊姊增删润饰过的,而新的版本则是经後人仔细重加整理,已恢复了圣女文字的原貌,不妨试译一下。我乃勉强承当下这力所不胜的工作。   圣女的这本自传,是一本圣书,更是一本文学杰作,确如苏雪林先生所说:圣女文学天才极高,文字隽美,但我的译文并未能传达出其妙处,深觉惶傀。圣女在文字中,屡次以田野间一朵小花自况,她曾说:   「如果,一朵小野花会说话,它一定会坦诚的说出造物主对它所行的一切。」   她的隽才灵思,表现於篇页上,轻盈活拨,真如同摇曳在微风中的一朵小花,如诗如歌,使人叹赏不置。而本书的可贵,不只在文字,更在含蓄其中的人生哲理。她在本书的一章中曾说到:一个人的伟大处不在於以煊赫事功显示於人,而在尽力为善,不求人知——宛如右手做的事不使左手知道。她一生隐居潜修,默默的走着仁爱的路子,以纯真的「小」孩子般的心灵,以细「小」的善行,给「伟大」二字下了最正确的定义,以渺小来解释伟大,所以是真正的伟大。   她生时曾以和悦仁爱的微笑,来安慰人的心灵,辞世後,更要散下芳香的玫瑰花雨,来滋润人们的心田,她是可敬的,更是可爱的。她指示给我们修德的小径,即在眼前——狭狭的一条小路,那么近,那么平坦,虽然幽僻一些,但耐住寂寞,不求闻知的人尽可以走上去。——我们读她的这篇自传,固不仅是欣赏其文字之美而已。   前些时候,有些位学者曾极力提倡传记文学,这本圣女的自传,实在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我的这部译文是根据诺克斯(Rev•Ronold Knox)的英译本译出的,亦曾参阅圣女的原著。诺克斯曾独力完成了圣经的英译本,他行文雅健,久已饮誉国际文坛,这部圣女自传的英译本是他的精心妙译,评者谓其文笔生动、自然而有力,无愧原作,其价值之高,可见一斑。但翻译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两种不同的文字中,有时实难找出可以确切互译的精当之词,诺克斯的译文虽然极其精彩,但牵强之处仍属难免,圣女的原文再经我第三次的传译,自不免有失真之处,虽然有些字句经参酌法文原本,已经细心改了过来,但不能达意传神之处仍有,蒙光启出版杜的前任社长郑圣冲神父逐字逐句对照法文本及英译本,详加审阅,并赐指正,这是译者所深深感谢的。此外,周弘道社长,雷焕章神父,顾保鹄神父,于士铮神父对我之试译此书,皆多所励勉,均此一并致谢。

星語:沙漠的來信

作者:卡罗•加勒度

简介:我的朋友卡罗•加勒度请我把他这些本来是写给欧洲朋友的书信,介绍给英美读者。我觉得对于私人性质的默想加以批评是狂妄,这和我要公开讲述我们这份在沙漠中发展而臻于成熟的友谊是很尴尬的事一样。因此,请准许我推卸这项任务。不如就告诉你我认识卡罗的经过吧。 那是一九五九年十月,在马苏将军接管阿尔及利亚后不久。近中午时分,我终于来到达曼拉瑟的菜市场——深入沙哈拉沙漠。我在找寻五十年前富高建立的小兄弟会所。我一句阿拉伯话也不能说,而我说的几个法文单字:“兄弟”,“富高神父”、“教堂”等等,都完全得不到反应。于是我再试:“嘉禄富高神父?”马上有一群少年叫喊着“卡罗兄弟,卡罗兄弟”。他们一把抓住我的旅行袋,带我穿过马路,来到一个鞋匠的小店面前。 我要经过一段相当的时间,才能完全意识到这个靠割旧轮胎编制耐用凉鞋为生的人,他的真正身份就是卡罗•加勒度,和我以前认识那位意大利“公教进行会”组织主要负责人加勒度,同是一个人。那时,这个组织,在教宗庇护十二领导之下,扮演着一个反共的政治角色。 好几年来,我强迫自己不要去想有关加勒度的事,因为我怕他的权利越来越大,更怕他现在以教友或神职人员的身份,成为支配意大利基督徒的、意大利民主党党员。 不错,这就是加勒度、我认识的加勒度。他现在已成为这些孩子,这些跛子和到富高坟地来的朝圣者的嘉禄兄弟了。 卡罗从他的小店钻出来,带我去看建在富高被谋杀地点的小教堂。富高由一个锦衣玉食的人一变而为一个苦行者;由一个军官变为一个修道士;由修道士变为一个神父、隐修士。一个法国贵族,要在这里,过着最穷苦、最卑贱的生活。他死在此地,因为他替法军守护十六根来福枪。在到小堂的路上,卡罗在一座墓碑前停下来。碑是由法军立的,上面写着: 富高子爵 耶稣小兄弟嘉禄 为法国效死 当我跪在卡罗身边,深陷在沙里和置身于平安的教堂内,碑上的字还阴魂不散地缠着我。在阿尔及利亚,法国就是帝国、最高权威,甚至是以极刑的代价才能换取的帝国。在阿尔及利亚,神父{极少数例外}等于法国殖民官和军队的随军司铎、在阿尔及利亚,做一个基督徒,不是等于使“和平”的意识型态成为消极隐退的理由就是——极少数——参加地下组织的理由。而在这里,在阿尔及利亚,我竟然还看到:“为法国效死”的字样。卡罗大概知道我在想什么,当我们离开小教堂时,他指着墓碑,简单地说:“如果你要像耶稣一样的生活,你就得准备像他一样被人误解。耶稣也是为一个民族而效死——照犹太大司祭的说法。” 我开始慢慢了解卡罗;这个死于权力的世界、为众人谋福的世界、唱高调的世界和政党的世界的人。我开始经验到他说他热爱主耶稣的话的真实性。我也深深佩服他直说真心话时的坦率,他一点不受外人批评的困扰以及他不怕被讥讽为幼稚的坦荡。他也不在乎别人因为他拒绝接受军务而批评他是个逃避主义者。 最初,他款待我,住在达曼拉瑟他的小店里。不久,他为我安排住在阿瑟蓝峰下一个山洞里,离他的小店约有两天的骆驼路程。他在洞里为我安置了一张床和用石头把风口挡住,以免我日夜被从几千尺高山上吹下来的冷风吹袭。 我们成为很投契的朋友。每次他来看我时,就给我说故事,每次想起这些故事,我就不禁要担心一日离开沙漠,这些故事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沙漠的无边无际,无论对强人或弱者,都是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压迫,回教牧童的歌声,唤醒了这位生活于严峻而清明的信仰之中的意大利人,他内心那种方济各式的温柔。沙漠的空无,使人学到几乎不可能的东西:欢怡地接受自己的无能。我怕脱离这样的背景,以及不认识卡罗本人,很多读者要尽很大的努力,才能了解卡罗亲口教我的这一切。 不过,我还是希望,至少有些读者读到这些文字的英文译本时(也在读完中译本后?)能找一天在完全静默中去体悟卡罗的话。他们可能根本不屑这样做。我希望他们会在一个英、美式的沙漠——在华斯大街或甘辛顿道上的一间孤寂的寓所、在医院、在病房,或在监狱里的一角、在火车的一角,打开这本书。 公教真理学会译

上一页下一页